|
|
| 孙冬琳,
M.D., Ph.D.
|
职称: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sundl@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目前主要从事肿瘤基因组分子标记及复杂疾病诊断分子标记的研发。目前已发表高水平文章10余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级课题。参与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提名中国自然科学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国际遗传学杂志》审稿专家。
|
|
|
|
| 张学龙,
Ph.D.
|
职称: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zhangxuel@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主要从事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复杂疾病关联研究。《国际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审稿专家。目前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多项省级课题。研究成果“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起源迁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
|
|
| 孙海明,
M.D., Ph.D.
|
职称: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sunhm@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目前主要致力于双微体扩增基因中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的筛选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篇;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
|
|
|
|
| 陈峰,
从事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工作。2004年参加的“中国东北地区人类遗传资源保存及多样性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参加的《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参加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著作及教材20余部。
|
职称: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chenf@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Our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th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human genetic resource, including blood samples of healthy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Also, we are interested in analyzing the candidate 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f a certain disease, such as AIDs.
|
|
|
|
| 李林林,
|
职称:副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 |
个人简介
|
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Protein & Cell》杂志独立发表2篇论文。博士后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此外,其它研究成果也发表在了《Neuro-Oncology》、《Cell Discovery》、《Journal of Virology》等知名学术期刊上。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仿生学或医工学科交叉在肿瘤细胞杀伤中的应用;(2)双微体(ecDNA)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3)瘤内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
|
|
|
| 崔晓波,
M.D., Ph.D.
|
职称:副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cuixb@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研究方向为卵巢癌中双微体上存在的高扩增基因的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力图寻找新的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新药物靶点,以及可以作为卵巢癌不同组织分型和疾病分期的分子标记物,从而为卵巢癌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
|
|
| 黄昀,
M.D., Ph.D.
|
职称:副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huangyun@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目前从事肿瘤细胞中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双微体的研究,率先采用定位的方法用普通光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同一核型中的双微体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对自发地带有大量双微体的卵巢癌细胞系UACC-1598进行有限稀释法的单克隆分离,获取含有大量双微体和只带有均质染色区无双微体的人卵巢癌的细胞克隆UACC-1598-4(富含双微体)和UACC-1598-59(只带有均质染色区),为研究双微体阳性的肿瘤细胞单克隆亚系搭建了研究平台,构建整个研究的模型,解决了双微体的异质性问题。
|
|
|
|
| 刘芳莉,
M.D., Ph.D.
|
职称:副教授 |
学历:博士 |
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liufl@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1998年本科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考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硕士,200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
|
|
|
|
| Yu Yang,
M.D., Ph.D.
|
职称:157 Baojian Rd, Nangang Dist, Harbin 150081,China |
学历:86-451-86647798 |
研究生导师:Jia Xueyuan, Zhang Yang, Zheng Zhibo, Terigele |
邮箱地址:yuyang@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We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protein in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Ms.
|
|
|
|
| 关荣伟,
M.S.
|
职称:副教授 |
学历:硕士 |
研究生导师: |
邮箱地址:guanrw@ems.hrbmu.edu.cn |
个人简介
|
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中心主任。2003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教育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遗传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同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
|
|
|
|
Copyright2013©
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研究室.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 电话: 86-451-86674798 传真: 86-451-86677243 邮箱: hmugenetics@ems.hrbmu.edu.cn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