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传资源保护与疾病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English

教 师       研究生
   
朱静,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zhuj@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肿瘤中双微体结构和发生机制研究, eccDNA与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eccDNA与肿瘤耐药关系研究。主持科研课题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等项目。
   
吴楠,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wunan@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双微体扩增基因与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现已发现多个与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转移耐药相关的候选分子标志物。近年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篇;主持承担科研课题1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参与申请发明专利5项,主持省级教学课题1项,参与教学课题4项。
   
贾学渊,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jiaxy@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中双微体的结构、形成机制与功能的研究,探讨双微体与肿瘤的发生、演进及转归之间的相关性。以自发存在大量双微体的人类肿瘤细胞系:人卵巢癌细胞系UACC-1598、人神经外胚层瘤细胞系SK-PN-DW、人结肠直肠腺癌细胞系NCI-H508和人结肠直肠腺癌细胞系NCI-H716等为研究材料,应用芯片、二代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双微体的基因组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说明了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所含的双微体的来源差异很大,即使病理类型相同的肿瘤细胞也可能携带不同来源的双微体,同时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发现双微体存在异常复杂的分子结构,不同来源的扩增子经某种方式发生重组,最终形成双微体。此外,还对含双微体肿瘤细胞的转录组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多组细胞系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共有的高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融合基因以及通路的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出与微体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
   
杨翌,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yangyi@hrbmu.edu.cn
个人简介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开展单基因遗传病的干细胞与基因治疗以及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多年来在基因编辑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一系列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动物疾病模型以及基因治疗工具和递送载体的开发和应用,成果包括首次鉴定猪ROSA26位点并建立ROSA26定点敲入Cre重组酶报告基因的大动物模型;建立完全分泌人胰岛素的基因编辑猪,为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理想供体;首次建立地中海贫血家兔模型,为地贫临床前基因治疗提供大动物模型;开发Mito-TALEN治疗线粒体遗传疾病的新技术;建立iPSC水平高效无痕、无筛选标记的基因打靶技术体系,为单基因遗传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方法;在人造血干细胞水平建立了高效精准的靶向基因编辑体系,开展针对常见β地贫突变位点的通用型原位基因修复方案。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Protein Cell、eLife、JBC等杂志发表高水平SCI论文7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等基金。
   
杨倩,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
邮箱地址:102515@hrbmu.edu.cn
个人简介
目前主要致力于将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机制相结合,探索其相关性,从事肿瘤病毒致癌机制以及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篇;主持承担科研课题2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计薇, M.D.,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jiwei@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目前主要从事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双微体携带基因的功能研究。研究发现双微体携带基因的稳定表达为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稳定存在提供了保证,将双微体携带的基因沉默之后,细胞中发生了DNA损伤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而这种损伤同样会发生在双微体上,因为双微体上受损的DNA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所以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在细胞核边缘聚集,并通过微核排出细胞,最终导致肿瘤细胞中双微体数目降低,影响了双微体携带基因的扩增水平,逆转肿瘤的恶性表型。
   
张力, Ph.D.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
个人简介
2003年9月~2011年6月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八年制生物科学本硕博连读专业,2011年7月毕业后任职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讲师,2016年12月晋升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类疾病模型构建;2023年6月任职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教研室,研究方向为人类疾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机理研究。
   
冀国华, M.S.
职称:副教授
学历:硕士
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jigh@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于同年留校任教。2005年考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研究生,于2008年获遗传学硕士学位。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美国德州大学(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访问学习。
   
刘岸, M.S.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
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Liuan@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分子生物系生物技术专业,分配至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教研室工作。2004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为实验室安全员。
   
刘鹏, M.S.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
研究生导师:
邮箱地址:Liup@ems.hrbmu.edu.cn
个人简介
2002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2007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
Copyright2013© 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学研究室. 版权所有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电话: 86-451-86674798  传真: 86-451-86677243  邮箱: hmugenetics@ems.hrbmu.edu.cn